1、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充電樁需求大幅增長
新能源車銷量滲透率快速提升,保持高速增長。2021 年以來,新能源車每月銷量增速均保 持在 150%以上,9 月新能源車銷量達到 35.7 萬輛,同比增長 150.0%;1-9 月新能源車銷量達 到 216 萬輛,同比增長 156.0%。9 月新能源車滲透率已提升至 17.3%,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 到 19.5%,滲透率加速提升。在政策支持以及供給驅動下,我國新能源車產業鏈逐漸成熟,多元 化新能源車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有望繼續保持超預期的高增長。
我國充電樁數量隨新能源車規模提升快速增長。據充電聯盟(EVCIPA)數據,2020 年我 國充電樁數量達到 167.2 萬個,同比增長 36.7%,過去 5 年復合增長率為 52.3%。未來,伴隨 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我國充電樁數量有望迎來新一輪高增長。
私用充電樁因其安裝便利,增長速度較快。充電樁按照安裝地點分類,可以分為公用充電樁、 專用充電樁、私用充電樁。其中公用充電樁和專用充電樁合成為公共充電樁,私用充電樁又可稱 為隨車配建充電樁。私用充電樁因為安裝和使用的方便性,其增速快于公共充電樁。根據充電聯 盟(EVCIPA)數據,2020 年我國私用充電樁數量達到 87.4 萬個,占比達到 52.3%。
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充電樁市場空間廣闊。中性情況下,假設:1)新能源車的更換 周期為 5 年;2)新能源車到 2025 年滲透率提升至 35.0%;3)車樁比到 2025 年為 2.5;4)私 用充電樁占比穩定在 55.0%。我們測算出至 2025 年私用充電樁保有量約為 691 萬個,是 2020 年的 8 倍,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樂觀情況下,如果 2025 年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 50%,車樁比下降至 2.0,則 2025 年私用 充電樁保有量有望達到 1133 萬個。
所以綜合來看,我們預計到2025年私用充電樁市場空間大約在691~1133萬個水平,是2020 年的約 8~13 倍,空間巨大。
2、充電樁業務獲多家定點項目,已開始放量
公司私人充電樁性能優異,已取得多家客戶定點項目。公司新能源充配電系統現階段相關產 品涵蓋智能充電樁、充電插座及線束、隨車充電槍、PDU 配電箱及 BDU 電池包斷路單元等產品, 部分產品已開始量產并投入市場。
公司產品競爭優勢:1)新能源車車規級產品開發能力。在國內率先基于汽車功能安全設計, 如:防雷擊設計、過流保護、溫度保護、漏電保護。利用內嵌的高精度電壓、電流、漏電傳感器 件,通過雙核互鎖大幅提升安全性,達到業內國際最高功能安全等級。2)提供系統方案。不僅 提供最先進的智能充電樁硬件,滿足即插即充、預約充電等智能化功能外,也可提供車-樁-云協 同管理和大數據驅動的安全高效充電管理與控制技術開發,以及安裝,售后,充電管家等一站式 服務。3)垂直供應鏈能力。公司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在線檢測均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同 時與核心供應鏈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滿足客戶新能源車充電的一站式服務要求。
2021 年新能源充電業務開始放量。公司的私人充電樁已經取得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南北 奧迪定點項目,新能源車線束、PDU、BDU 等產品已取得上汽乘用車和上汽通用定點項目,產 品陸續進入量產交付。2021 年 1-9 月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配電業務實現營收 0.79 億元,占比 2.31%, 隨著后續產品的陸續量產交付,新能源業務營收將實現快速增長。
擬定增募資,加大新能源充配電項目投入。2021 年 8 月 31 日公司發布公告,擬定增募資 人民幣 8 億元,其中 5 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及運營平臺開發項目;0.5 億元用于目的地 充電站建設項目;2.4 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 升,新能源充配電項目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擬通過定增募資加大項目投入。
3、進入 MEB 平臺,直接受益于銷量中樞上移
公司是大眾 MEB 平臺車型智能充電樁的首批國內獨家供應商。MEB 是大眾集團為純電動 車打造的模塊化生產方案,將固定電池組、電機等核心部件的位置,圍繞電池組進行布局,電池 整體嵌入底盤。由于 MEB 是針對新能源的獨立平臺,節省掉傳統車前置發動機、變速箱以及 相應的傳統系統,因此結構簡化,基于該平臺打造的車型電池搭載量提升(續航里程提升),同 尺寸下軸距變長(內部空間提升),同時由于其高度的模塊化能力使得造車成本大幅度降低。MEB 平臺可以模塊化生產,靈活性、拓展性較強。2021 年年初,大眾集團明確表示至 2025 年中國 市場將量產 15 款 MEB 車型。
預計 2023 年大眾中國區 MEB 銷量為 100 萬輛,2025 年 150 萬輛。據大眾官網,預計 2023 年,大眾中國區 MEB 平臺電動汽車銷量規劃為 100 萬輛,2025 年將超過 150 萬輛。從全球 銷量規劃看,根據大眾官網及公開資料,預計到 2025 年,大眾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達到 300 萬輛 以上。2028 年,大眾規劃累計銷售 2200 萬輛電動車,其中 MEB 平臺車型銷量 1500 萬輛。到 2029 年,大眾電動車累計銷量將達到約 2600 萬輛,其中 MEB 平臺銷量為 2000 萬輛,剩下 600 萬輛基于 PPE 平臺生產。
2021 年一季度,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分別推出了 ID.4 Crozz 和 ID.4 X,大眾以這兩款 ID.4 車型作為 MEB 平臺在中國的首發產品。ID.4 Crozz 和 ID.4 X 都是車長在 4600mm 左右的緊湊 型 SUV,價格分別為 19.99-27.99 萬元和 19.99-17.29 萬元。2021 年二季度,一汽大眾、上汽 大眾分別推出 ID.6 Crozz 和 ID.6 X,價格分別為 23.98-33.48 萬元和 23.98-33.58 萬元。大眾在 中國區推出 MEB 平臺電動車的速度有加快的趨勢。
MEB 平臺銷量中樞逐步上移,公司充電樁業務直接受益。南北大眾的 ID.4 和 ID.6 車型上 市后,銷量逐步爬坡,至 2021 年 9 月單月銷量達到 10290 輛;今年二季度兩款車型銷量合計 7969 輛,三季度銷量合計 22494 輛,中樞逐步上移。公司作為大眾 MEB 平臺充電樁獨家供應 商,將直接受益于 MEB 車型的放量。